阿里“最强模型官方AI助手”——千问APP上线,或将挑起C端AI“新战事”!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同期宣布基于开源模型Qwen3的“千问”APP公测版上线。
“千问”APP公测上线不久就被用户“问崩”。对此,阿里千问回应称:“我好着呢,状态良好,欢迎来问。”
按照规划,未来几个月内阿里巴巴逐步为千问增加Agentic AI(智能体)功能,支持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通过自然语言(文字或语音)完成商品搜索、比价和购买。
此外,阿里巴巴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其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
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推出“千问”APP,被外界看作是阿里巴巴向ChatGPT“宣战”的重大信号。
“千问”APP公测版现已正式上架各大应用商店,同步提供网页与PC版,目前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面向全球市场的“千问”APP国际版也即将推出,将依托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展开正面竞争。
知识产权信息显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多件“千问”商标,国际分类包括科学仪器、广告销售、通讯服务等。此外,该公司已成功注册多件“TONGYI QWEN”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通讯服务、网站服务等。
这一系列商标布局动作,充分彰显了阿里巴巴“产品未明,市场未动,商标先行”的布局智慧,也展现了其战略前瞻性。此次“千问”系列商标的全面布局,不仅保护了品牌价值,更为未来可能的业务拓展预留了空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是企业脱颖而出的核心驱动力,而商标则作为品牌资产的法律保障,为企业抵御仿冒危机构筑起坚实防线。
以阿里巴巴的商标布局为例,多类别的商标布局确保了品牌在技术输出、用户服务、商业变现等领域的合法性与独占性,对于“千问”APP未来整合阿里全生态服务有重要帮助。
对于企业而言,商标布局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了业务扩张的边界与品牌价值的沉淀,没有完善的商标保护,再先进的技术也可能在市场拓展中陷入“有产品无品牌”的被动局面。
因此,我们建议有条件的企业要提早制定商标布局策略,通过“核心商标+防御性注册+联合商标”的组合拳,巩固了现有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更为市场的全面竞争构建了坚实的法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