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青岛老牌鞋企亨达股份,最近又因为一件事冲上热搜:工厂和商标被摆上了司法拍卖台。
7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名下注册号为第6383979号、第1228301号的两项商标专用权(第一次拍卖)的公告。
公告显示,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8月3日10时至2025年8月4日10时止进行公开拍卖活动,拍卖标的为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名下两项商标专用权,评估价1080000元,起拍价1080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1228301号“亨达HENGDA及图”是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国内驰名商标,认定时间为2005年6月2日。
此外,青岛亨达股份原来的工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青烟路556号甲房产也将于同一时间公开拍卖,起拍价5566655元。截止目前,0人报名,19人设置提醒,666次围观。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亨达股份成立于1996年,主要从事皮鞋、箱包等皮革制品的研发生产,曾是中国最大制鞋企业之一,拥有自主品牌“亨达孝亲鞋”并代理国际品牌。
零几年是亨达股份飞速发展期,彼时其对外提到,“平均每一天,有7款新鞋试制,4款新鞋上市”、“参与主持制定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21个”、“申报和得到国家批准的专利251项”、“150多项技术和产品荣获国家级大奖”、“每年研发新产品5000多种,转化上市产品2600多种”……
这种辉煌一直延续到一几年,2010年引入上百万的战略融资,2015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但最终却因财务造假遭行政处罚,公司逐渐衰败,走向了“破船”的结局。
被击溃后的亨达股份宣告破产,名下机器设备、办公室、厂房等有形资产,以及商标等无形资产均被依法拍卖用以抵债,持有的数十件专利也因未按时缴纳年费而导致专利权终止……
一代“鞋王”的陨落给我们警示,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要从坚持诚实守信经营底线、敏锐捕捉并紧跟市场需求、积极布局商标等品牌资产三个维度推进,只有不断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企业走得稳、走得远。毕竟,能穿越周期的企业,从来不是靠运气“躺赢”,而是靠不断打磨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企业抵御风浪的综合水平。